close

網路短篇文學/作者:廣利

還記得以前我看電視劇「西遊記」的時候,裡面的觀世音菩薩,

在悟道以前講過一句話「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証

菩提。」因為這句話的關係,所以我覺得,觀世音菩薩,應該是

仁慈的,如果這宇宙時空的世界裡面,真的像佛教所中的,有一

些得到、悟道的人,會成為菩薩,那些菩薩們,總是在解救眾生

,讓一些還在受苦難的人,得到解脫、救贖,而且是度盡世上所

有的眾生和百姓們,如果是這樣,這讓我覺得,菩薩真的是很偉

大,菩薩們總是擁有著救苦救難的精神。我覺得這樣廣大慈悲、

大無畏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如果有人是在做義工的,那麼,

我覺得身為一名義工的話,更是應該如此吧,基本上,我個人也

覺得,義工真的也是個很了不起的服務,義工們總是不求回報,

並且從事一些慈善的工作,像是打掃社區、垃圾回收、公益服務

、賑災等,這種施恩不求回報的精神,正也是菩薩的精神,這也

正告訴我們,如果施捨了就不要苛求別人給你回饋,如果做了好

事,卻故意把自己搞成好像一名慈善家一樣,那麼,你這個人也

就沒什麼好尊敬,沒什麼好崇拜與學習的地方了,因為,你已經

故意做給其他人看,別人已經給了你讚賞,雖然你沒有相對的獲

得很大的回饋,你卻已經得到你想要的了,所以,在做任何事情

以前,目的與動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你在做一件事情以前

,你心中對這件事情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想要去行動呢?

;你在做一件事情以前,你心中對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你想

要把這件事,完成到哪種相對的程度呢?就好像,我今天出了門

,走到了十字路口,正要過這條十字路口的馬路,忽然間,我看

到了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行動緩慢,拿著拐杖,走路時或許

有些不方便,但恰巧剛好,她也要過這條十字路口的馬路,這時

的我開始有一種動機,想幫助這位老太太過馬路。於是我就走到

老太太的身旁,扶著她,並且一起和她過了這條馬路,我的目的

終於達成了,我終於順利的扶老太太過了這條十字路口的馬路。

老太太很感激我,於是跟我說了一聲:「謝謝。」我回答道:「

不客氣。」接著我就和老太太道別了。之後,也沒有特別的去跟

別人張揚說,我剛剛扶了一位老太太過馬路,讓別人覺得我好像

是大好人,我這個人了不起而且值得尊敬。我想這就是「施恩不

望報」吧,如果我真的刻意去追求什麼回報,叫那位老太太給我

什麼好東西,又或者,我想藉由這次的事蹟,來引發一種宣傳效

果的話,那麼我這就是刻意去追求回報,這會給人帶來一種「好

像你真的是大好人阿」,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樣就是不對

的。所以在做任何行動、任何事情以前,要先想清楚動機跟目地

,達成了以後,功成身退、不貪功、不躁進,這樣才是對的,這

也正是身為義工的精神,義工所做的工作,都是一種以服務人群

為目的、以服務人群為己志、以服務人群為樂的,他們帶給我的

感覺,正好像菩薩一樣的慈悲廣大,懂得如何慈悲喜捨,只是,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菩薩是肉眼看不見的、義工卻是肉眼看

的見的。雖然我們凡人肉眼看不見菩薩,但心中有菩薩,自然也

就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菩薩的存在,正所謂「心中有菩薩,菩薩

在我心」,心中相信有菩薩的存在,菩薩自然就存在我們的身邊

、在我們的世界裡,如果心中不相信有菩薩的存在,菩薩就自然

的、相對的不存在於我的世界,所以,很多心境上來講,可以說

只是一種信念上的問題,這種信念只要在心裡面堅持下去,那麼

久了自然會覺得這好像是真的,不過,在此姑且不論信仰,因為

我個人認為,任何一種信仰,只不過是一種意念與堅持,只要是

好的信仰,我個人都沒有什麼意見,但如果是不好的信仰,那麼

你就最好不要去信它,信了它可能會為自己產生一種不好的意見

,如果這種不好的意見持續堅持下去的話,久了,可能就會為自

己帶來某種事物上的傷害、麻煩,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到了這種

情況,這就是不對的了,最好的方法,還是終止這種邪惡的念頭

才好。話說回來,義工是活生生的人,因為多做好事,回饋了社

會又做了許多的公益,真也可以說是看的見的菩薩吧,如果心裡

面覺得義工值得尊敬,那也可以去跟義工們打交道,去朝拜那些

義工的精神,其實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不對,哪一天,如果覺得

自己想當義工,也可以去報名慈濟的義工,來服務人群、回饋社

會,學習一下菩薩的精神,並藉由這樣的學習彼此回饋、一起努

力,讓這個世界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飛躍電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